近日,教育部社科司公布了2023年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項課題(A類)立項名單。我校獲批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1項,實現歷史性突破。

園林學院趙鳴教授申報的“鄉村振興視角下蔚縣傳統堡寨聚落的保護與發展研究”獲批重大項目,該項目以蔚縣縣域內傳統堡寨聚落遺產為研究對象,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理地營境智慧、民族地域特色,明確資源構成,梳理保護現狀與發展困境,研究保護路徑,探究創新發展策略,旨在為蔚縣的鄉村振興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借鑒,為古村落的現代發展與振興實踐提供構建思路與實施范例。

材料學院耿曉杰副教授申報的“漢代畫像石(磚)中的家具形式表征與文化內涵研究”獲批重點項目,該項目在對畫像石(磚)中的特色家具圖式的造型和裝飾分類甄別的基礎上,結合文獻和同時期出土的家具文物,對漢代家具的文化內涵進行研究,旨在解析家具文化的有機交匯,揭示漢代家具在整個中國古代家具發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和影響,展現中國家具史發展的整體觀和系統觀。

據悉,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項課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踐行“兩個結合”,推動文化“兩創”,挖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和時代精粹。該專項課題分A、B兩類,其中A類課題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設立,分重大、重點兩個類別,重大項目每項經費資助50萬元,重點項目每項經費資助20萬元。
近年來,我校持續開展有組織科研,立足綠色學科優勢,將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與傳統中華文明演化成果有機融合,探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新途徑,聚焦“古典園林”“傳統村落”“環境哲學”等特色領域,注重發掘,強化培育,鼓勵教師持續深耕、潛心研究,在賡續歷史文脈中推進文化創新,為推動構建具有豐富內涵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而持續努力。